11月6日下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共同主辦,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協辦的第六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銀發經濟:全球人口老齡化的新機遇”主題論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本次論壇聚焦發展銀發經濟重要議題,搭建國內外政商學研界嘉賓對話交流平臺,進一步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為共享人口老齡化新機遇凝聚共識,為促進銀發經濟創新發展和開放合作注入動力。
受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叢亮委托,社會司主要負責同志在主辦方致辭中表示,老齡化趨勢下,滿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的銀發經濟發展潛力巨大。面向未來,中國將著力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福祉,培育潛力產業,堅持創新驅動的發展路徑,進一步打造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增添新動力,也為世界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期待國際社會開展銀發經濟領域合作,鞏固互利共贏的合作紐帶。
商務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盛秋平在致辭中表示,發展銀發經濟既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內在要求。希望國內外企業依托進博會這一國家級、國際性平臺,利用銀發經濟論壇提供的難得機遇,加強交流、凝聚共識、深化合作,共同促進銀發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武漢大學全球發展智庫首席專家、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辜勝阻在演講中指出,老齡化是我國人口發展新常態的重要特征,把握銀發經濟發展機遇,促進健康老齡化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最經濟、最可行的路徑。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林毅夫表示,中國式老齡化有望推動經濟結構系統性變革,形成規模巨大的銀發經濟,將為全球應對老齡化事業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荷蘭王國駐上??傤I事郭媚瑤、亞洲開發銀行東亞局局長許李鳳玲先后發表致辭,闡述對老齡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的認識,倡議把握發展機遇,攜手挖掘銀發經濟合作潛力。
在成果發布環節,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主任張宇賢發布了《中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城市能力指數報告(2023)》。今年是連續第二年發布該項指數報告,報告從政策措施支持度、財富儲備充足度、服務體系完善度、社會環境友好度、銀發經濟成長度等五個維度,系統全面評估城市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綜合能力,將為城市更有針對性地完善政策措施提供借鑒,促進更多城市探索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的解決方案。
在實踐探索交流環節,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元春從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環境,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石燕從促進養老產業發展,濟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貴利從完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分別介紹了城市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生動實踐和典型經驗。
論壇還開展了銀發經濟圓桌研討,中國銀行、通用技術、阿里健康、百事、西門子、拜耳、飛利浦、英國科技城等國內外知名科技、服務、制造、金融、投資等領域企業負責人,聚焦“如何看待銀發經濟”和“如何發掘銀發經濟大市場”兩項議題展開深入交流,與會嘉賓同題共答。
論壇發出共同倡議:凝聚共識,充分挖掘老齡化社會的新紅利;共同行動,推動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開放合作,暢通銀發經濟大循環;創新引領,為銀發經濟注入新動能;共建共享,鋪就老年生活幸福路!
來自國家部委、國際組織、國內外金融機構和企業、智庫高校和行業協會、地方發展改革委和代表城市以及媒體等單位的嘉賓約260人參加了此次論壇。